7月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平行论坛——“尼山儒学对话会”在孔子故里曲阜圆满召开。本届对话会由山东社会科学院、济宁市人民政府、曲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山东省文化“两创”研究基地、《国际儒学论丛》编辑部、济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承办。
7月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平行论坛——“尼山儒学对话会”在孔子故里曲阜圆满召开
对话会聚焦“成人之道与成人之美”主题,来自中国、英国、克罗地亚、韩国、日本、越南、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9个国家的50余名专家学者通过主旨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进行深入研讨。期间,专家学者走进本届对话会创新设置的“尼山杯”青年辩论会现场,与青年学子展开对话交流。与会嘉宾立足中国儒学传统,以开放多元的视野,探讨在全球化与技术革命尤其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儒学如何焕发批判力与建设性,围绕“成己—成人—成物”的儒学逻辑主动回应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的挑战,为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提供思想资源。
山东省政协党组成员、省社科联主席唐洲雁致辞
山东省政协党组成员、省社科联主席唐洲雁在致辞中指出,人类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离不开文化力量。儒学“成人之道”助力个体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成人之美”促进群体互鉴共荣与社会和谐,二者的辩证统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了人文根基。期待以儒学为纽带,通过文明互鉴为解决全球共同挑战提供智慧方案。
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邢光致辞
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邢光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对话会以“成人之道与成人之美”为中心议题,聚焦三个层面的核心问题。在个体层面,探讨如何在追求“成功”的同时坚守“成人”的本质;在社会层面,探寻儒家“君子”标准与现代公民素养的融合路径;在文明层面,思考以儒家“成人之道”为全球治理提供共识性启迪。这既是对儒家核心价值的深度挖掘,也是对现代社会人文精神的积极回应。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袁红英主持嘉宾致辞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袁红英在主持嘉宾致辞时介绍,本年度是山东社会科学院第三次主办“尼山儒学对话会”。未来将持续搭建文明对话平台,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黄河文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围绕时代命题开展思想交流,为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智库力量。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凤莲主持主旨演讲环节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黄玉顺作主旨演讲
韩国成均馆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金圣基作主旨演讲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凤莲主持主旨演讲环节。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黄玉顺在主旨演讲中强调,当今世界更需要回归早期儒学传统,以“仁”的情感、“诚”的态度、秉持“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的姿态开展文明对话,推动儒家文明自新与全球文明的共建。韩国成均馆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金圣基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儒家的成人之道始于对内在善性的体认和坚守,落实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完成于“成就自我”“成就他人”乃至成就社会的现实目标,最终达致人与宇宙和谐共生之境。这种在寻常中体认神圣、在有限中通达无限的儒学智慧,为破解当代文化困局与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圆桌对话环节
圆桌对话环节,中外学者围绕“价值重构与人格养成:从儒家‘成人’标准到现代文明体系的兼容性探索”“利他主义的文明对话:儒家‘成人之美’与全球伦理的可能性”两大主题展开热烈对话与讨论。与会学者不仅对儒学传统经典命题展开阐释论辩,更结合人工智能发展、新文化产业业态对当代人生存方式的影响等现实议题,探讨各民族传统文化共同面临的现代转化课题。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刘云超主持对话会成果发布环节
福建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宋建晓、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凤莲共同为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
儒学国际研究期刊《国际儒学论丛》海外特邀学术顾问颁发聘书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文娟代表全体参会学者发布“2025尼山儒学对话会文明倡议”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刘云超主持对话会成果发布环节。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蒲杉杉代表所在课题组发布《近30年西方汉学界〈论语〉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西方汉学界对《论语》的研究脉络与核心观点。福建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宋建晓、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凤莲共同为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儒学国际研究期刊《国际儒学论丛》海外特邀学术顾问颁发聘书,以进一步扩大儒家文化及山东省儒学研究的海外影响力。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文娟代表全体参会学者发布“2025尼山儒学对话会文明倡议”,倡议立足儒学智慧,推动不同文明在互鉴中共同发展。
首届“尼山杯”青年辩论会在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教师博物馆举行
当天下午,首届“尼山杯”青年辩论会在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教师博物馆举行。尼山儒学对话会多位嘉宾学者应邀担任评委,来自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政法学院的四支高校辩论队的青年学子,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更应该注重内容还是形式”“当代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成人’还是‘成功’”两大辩题展开精彩辩论。青年辩手们结合《哪吒》《灵笼》等热点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青年群体对大学教育的反思调研等实例,立论清晰、论证严谨,现场气氛既紧张激烈又洋溢着理性探讨的氛围。
学者评委对辩手的现场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尤其肯定了他们对时代命题的问题意识与深度思考。张凤莲表示,“尼山杯”青年辩论会的设置,旨在引导青少年从自身视角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儒学精神,推动青年人从文化传承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和“阐释者”,增进文化认同感。本次辩论会中充分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对现代文明以及世界文明对话的深刻理解。与会学者表示,以文化人、以辩启思,这一创新设置既激发了儒学的当代活力,也增进了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辩论中呈现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现代化的多元思考视角,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颇具启发意义的讨论成果。
本届尼山儒学对话会以“成己—成人—成物”为研讨主线,不仅立足传统文史研究视角,更从伦理学、政治哲学、技术伦理及文明对话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儒家思想应对现代性挑战的转型路径与实践可能,同时系统呈现了儒学从个体心性修养到公域社会治理,再到全球文明共建的贯通逻辑。